目前中国新能源车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国内掀起价格淘汰战,虽然现在除了比亚迪之外都不赚钱。而欧美车企普遍推迟了汽车电动化计划,欧美国家政府也推迟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

尽管如此,我国却继续加快推进新能源车发展步伐。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

限制购买燃油车,却放开对新能源的限制,这种扶持政策显然会逼燃油车一步步退出市场,油车将进一步被被逼到墙角。

要知道,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5月新能源车销售市场份额继续上升。全国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渗透率达50.2%,首次超过燃油车。

也就是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与上线渗透率双双超过50%,新能源车对市场的渗透还在持续,这种趋势进一步强化,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快电动化。

油车在中国市场出现了快速下降。以日系车为例,据日产中国公布销量,其在中国市场4月销量为5.49万辆(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环比下滑8.33%。另一家日系品牌本田,1-4月在华终端累计销量28.07万辆,同比下滑10.9%。

据中汽协预测,2024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大约为2680万辆,而中国车企们合计2024销售目标是3000万辆。

中外车企的状况正在逆转:2023年,比亚迪、特斯拉上海工厂和上汽集团等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而韩国现代的产能利用率仅为23%,起亚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25%。

国外为什么不敢拉产能造车?因为现在汽车市场正处于转折阶段,形势不明,而中国在电动车上占据了优势,所以国外车企多数都处于观望状态。

电动车在国内市场快速发展,而在欧美市场的拓展却困难重重,连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都出现了下滑。原因在于中国与国外市场的状况截然不同。

在中国政策扶持下,电动车有明显的政策和价格优势,新能源车成为多数人购车的选择。

相对高昂的油车,电车省钱是非常直观的,续航500-600公里的纯电车,充电一次费用大约是几十块钱。一辆油车加满油基本能跑600-700公里,大部分的油箱容量在50升左右,将小轿车加满一箱油的价格在400元左右。电车车主花一个小时充满电,等于直接省了300多块钱。一个月如果能充10次电,相当于赚了3千元,在经济下行期,这个诱惑力相当大。

 而电动车企为抢占市场,实行“油电同价”的价格战战略,现在1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除了可油可电之外,大空间、用车成本低、动力响应快,另外倒车影像、自动驻车、定速巡航、LED大灯、中控大屏等配置也相当齐全,看起来很有科技感,远超10万以下油车的配置。虽然电动车企都是远低于成本价销售、赔本赚吆喝,但他们奉行的是资本内卷的逻辑,拼的是谁最后能活下来,成为头部玩家。

尽管从汽车的保值性、保险费以及未来换电池成本等综合因素来看,新能源车并不省钱,而且迭代淘汰太快,但在政策支持和电动车企的营销攻势下,许多人只考虑不限购、节省油钱等眼前利益,先买了电动车再说。所以电动车很快热。

而欧美国家本来油车传统势力深厚、惯性大,电动车企力量小,政府支持力度远不如中国,充电设施少,电动车技术不成熟、续航里程短,电车处理成本高、污染严重,等等,这些因素使电动车在欧美国家发展非常慢。要像中国这样渗透率超过50%,真不知还要多少年。

所以,在中国市场,油车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有可能很快会像智能手机代替功能手机那样被电动车取代。

但这种“技术进步”是好事吗?不见得。

电动车取代油车,只是占有了传统汽车的市场份额,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正如电商的取代实体店、网络支付取代传统银行支付手段一样。

现在中国煤电发电量占比超过70%,这个短期很难下降,这使电动车的环比低碳属性大打折扣,而几千万上亿块废弃锂电池带来的长期污染,更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环境难题。再看看目前电动车内卷化发展模式产生的恶果,在恶性价格战下,整个汽车行业利的大幅下降和亏损。2023年宝马和本田去年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4.5%和23.6%;包括上汽、广汽、长城、东风汽车、蔚来、小鹏在内的多家主流厂家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过了10%,而东风汽车更是狂跌近139%。

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新能源车卷死外国品牌的过程中,也在卷死自己人,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值得提倡吗?

所以欧美车企现在选择了不参与,因为参与其中肯定会被中国电动企卷死。而欧美政府都通过高关税阻挡中国电动车的大规模进入,如果让比亚迪等长驱直入,欧美汽车行业的生态会被破坏,包括通用、福特、大众、宝马等著名汽车品牌都可能被卷死。

正如让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到美国自由运行,将会使美国的亚马逊和实体店难以招架一样。

所以,在政策支持下,电动车很可能在未来三五年就取代油车占据主导地位,而由此产生的后果很可能是传统然后车企就像中国实体商业一样迅速萎缩,电动车头部企业荣耀的背后,是多数车企的艰难与从业者的心酸。

但犹如电商一样,国外汽车市场不会像中国这样快速电动化。而中国电动车企在技术、制造、营销方面的优势,也无法在国外复制。

这是中国电商、手机、电动车发展模式的最大问题和尴尬:不能在国际市场上显示竞争力!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国内掀起价格淘汰战,虽然现在除了比亚迪之外都不赚钱。而欧美车企普遍推迟了汽车电动化计划,欧美国家政府也推迟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

尽管如此,我国却继续加快推进新能源车发展步伐。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

限制购买燃油车,却放开对新能源的限制,这种扶持政策显然会逼燃油车一步步退出市场,油车将进一步被被逼到墙角。

要知道,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5月新能源车销售市场份额继续上升。全国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渗透率达50.2%,首次超过燃油车。

也就是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与上线渗透率双双超过50%,新能源车对市场的渗透还在持续,这种趋势进一步强化,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快电动化。

油车在中国市场出现了快速下降。以日系车为例,据日产中国公布销量,其在中国市场4月销量为5.49万辆(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环比下滑8.33%。另一家日系品牌本田,1-4月在华终端累计销量28.07万辆,同比下滑10.9%。

据中汽协预测,2024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大约为2680万辆,而中国车企们合计2024销售目标是3000万辆。

中外车企的状况正在逆转:2023年,比亚迪、特斯拉上海工厂和上汽集团等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而韩国现代的产能利用率仅为23%,起亚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25%。

国外为什么不敢拉产能造车?因为现在汽车市场正处于转折阶段,形势不明,而中国在电动车上占据了优势,所以国外车企多数都处于观望状态。

电动车在国内市场快速发展,而在欧美市场的拓展却困难重重,连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都出现了下滑。原因在于中国与国外市场的状况截然不同。

在中国政策扶持下,电动车有明显的政策和价格优势,新能源车成为多数人购车的选择。

相对高昂的油车,电车省钱是非常直观的,续航500-600公里的纯电车,充电一次费用大约是几十块钱。一辆油车加满油基本能跑600-700公里,大部分的油箱容量在50升左右,将小轿车加满一箱油的价格在400元左右。电车车主花一个小时充满电,等于直接省了300多块钱。一个月如果能充10次电,相当于赚了3千元,在经济下行期,这个诱惑力相当大。

 而电动车企为抢占市场,实行“油电同价”的价格战战略,现在1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除了可油可电之外,大空间、用车成本低、动力响应快,另外倒车影像、自动驻车、定速巡航、LED大灯、中控大屏等配置也相当齐全,看起来很有科技感,远超10万以下油车的配置。虽然电动车企都是远低于成本价销售、赔本赚吆喝,但他们奉行的是资本内卷的逻辑,拼的是谁最后能活下来,成为头部玩家。

尽管从汽车的保值性、保险费以及未来换电池成本等综合因素来看,新能源车并不省钱,而且迭代淘汰太快,但在政策支持和电动车企的营销攻势下,许多人只考虑不限购、节省油钱等眼前利益,先买了电动车再说。所以电动车很快热。

而欧美国家本来油车传统势力深厚、惯性大,电动车企力量小,政府支持力度远不如中国,充电设施少,电动车技术不成熟、续航里程短,电车处理成本高、污染严重,等等,这些因素使电动车在欧美国家发展非常慢。要像中国这样渗透率超过50%,真不知还要多少年。

所以,在中国市场,油车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有可能很快会像智能手机代替功能手机那样被电动车取代。

但这种“技术进步”是好事吗?不见得。

电动车取代油车,只是占有了传统汽车的市场份额,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正如电商的取代实体店、网络支付取代传统银行支付手段一样。

现在中国煤电发电量占比超过70%,这个短期很难下降,这使电动车的环比低碳属性大打折扣,而几千万上亿块废弃锂电池带来的长期污染,更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环境难题。再看看目前电动车内卷化发展模式产生的恶果,在恶性价格战下,整个汽车行业利的大幅下降和亏损。2023年宝马和本田去年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4.5%和23.6%;包括上汽、广汽、长城、东风汽车、蔚来、小鹏在内的多家主流厂家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过了10%,而东风汽车更是狂跌近139%。

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新能源车卷死外国品牌的过程中,也在卷死自己人,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值得提倡吗?

所以欧美车企现在选择了不参与,因为参与其中肯定会被中国电动企卷死。而欧美政府都通过高关税阻挡中国电动车的大规模进入,如果让比亚迪等长驱直入,欧美汽车行业的生态会被破坏,包括通用、福特、大众、宝马等著名汽车品牌都可能被卷死。

正如让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到美国自由运行,将会使美国的亚马逊和实体店难以招架一样。

所以,在政策支持下,电动车很可能在未来三五年就取代油车占据主导地位,而由此产生的后果很可能是传统然后车企就像中国实体商业一样迅速萎缩,电动车头部企业荣耀的背后,是多数车企的艰难与从业者的心酸。

但犹如电商一样,国外汽车市场不会像中国这样快速电动化。而中国电动车企在技术、制造、营销方面的优势,也无法在国外复制。

这是中国电商、手机、电动车发展模式的最大问题和尴尬:不能在国际市场上显示竞争力!



联系我们

北京亚太瑞斯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胡金财 13126850093
E-mail:462982746@qq.com

  •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展会资讯

.
首页 参观申请 参展申请 展会概况 联系我们